close

  □首席記者 何正權 通訊員 曹俊宇文圖
  核心提示|落葉紛飛總歸根。一切對故土的思念,都幻化成了秋葉,懷著落葉歸根的期許,固始縣已經成為閩台、東南亞乃至全球華人日思夜盼的根親家園之一。
  固始縣由於其特殊的地理區位和歷史原因,歷史上曾作為中原地區向東南沿海數次大規模移民的肇始地和集散地,在中原移民史上具有重要的位置和深遠的影響。在上至秦漢下至明清的漫長歲月中,固始縣有四次較大規模的入閩移民,影響深遠。這些入閩先人的後裔逐漸播遷至粵、台、港、澳及海外各地,形成了“臺灣訪祖到福建,漳江思源溯固始”的根文化現象。
  蔣孝嚴:根親是兩岸交流的重要紐帶
  “蔣姓發源於河南,具體一點說,是起源於固始。”蔣介石之孫、國民黨榮譽副主席蔣孝嚴先生在參加第六屆中原(固始)根親文化節活動時,激動地說。
  在去年9月27日在固始縣舉辦的根親文化節上,來自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和台、港、澳地區以及北京、福建等省市的宗親代表、專家學者和商界人士共有1100多人參加了開幕式。蔣孝嚴先生的到來,更是備受矚目。
  河南為蔣姓的最初發祥地,周公旦的第三個兒子伯齡,被封在蔣地(今河南固始東北蔣集,一說今河南光山縣西),建立了蔣國。春秋時蔣遭楚滅,伯齡的子孫即以國名為姓,稱蔣氏。五代時期,漢代名士蔣詡的後人蔣顯出任四明監鹽官,住在寧波城內的採蓮橋,其後代日益興盛,這便是蔣氏南遷的開始。據考證,天下無二蔣,漢代以後的蔣氏人家,都出自江蘇宜興一家,其始祖為山亭侯蔣澄。
  “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使其壯大,軍事使其強大,文化才能使其偉大。中華民族同根同源,在自身發展的同時,不能忘其根源。弘揚中華文化是兩岸人民共同的責任,也是使命。”蔣孝嚴先生說。對他來說,此次固始之行不僅是來尋蔣家的根,同時也是尋閩台人的根。兩岸的發展交流離不開文化的橋梁,對於根親文化的重視也是海峽兩岸交流溝通的重要紐帶。
  早在2010年8月31日,時任中國國民黨副主席的蔣孝嚴就在臺灣會見了以原河南省信陽市委常委、固始縣委書記方波為團長的中原(固始)根親文化寶島行代表團一行。“固始歷史上有幾次大規模移民南遷,先民和他們的後裔又播遷到廣東、福建、臺灣和世界各地,固始因此被稱為‘唐人故里閩台祖地‘。”方波這樣介紹固始,蔣孝嚴當即表示一定要找機會去固始看一看,尋根問祖。時隔4年,蔣孝嚴先生如願應邀來到了固始,參加根親文化節。
  他說:“文化傳承歷史,當我們追根求源時就會發現,如果沒有文化記載,自然會出現斷層,歷史就出現了盲區。兩岸有了文化交流,才能促進共同發展,而一個家族的興衰也是同歷史文化緊緊相連的。”
  “唐人故里閩台祖地”
  固始與臺灣的淵源遠不止蔣姓一家,固始作為“唐人故里,閩台祖地”,與福建、臺灣的關係源遠流長。據文獻記載,現如今臺灣的100個大姓中有68姓族譜明確記載其祖先來自於“光州固始”,臺灣同胞的祖根,500年前就在福建,推算到1300年前就在固始,兩地自古就是血脈相承。
  早在1000多年前,陳姓人為避戰亂,從固始走水路,向福建等地遷徙。公元311年,西晉南海郡守陳潤由河南光州固始縣南渡入閩,居福州烏石山麓,後來大批的陳姓人也由福建遷徙到了臺灣。陳姓遂發展為臺灣第一大姓。
  “固始縣是老祖宗的家,我們應該回去看看。”陳先生這樣向記者說道。陳先生是福建省漳州市檀林村人,該村有1000多人,都陳姓,據傳是唐代名將陳元光的後裔。公元669年,閩南發生叛亂,陳政成為嶺南行軍總管,率將領123人、府兵3600人入閩平叛。當時,只有13歲的陳元光跟隨父親出征。陳政因病去世,陳元光便替父親領兵,憑著英勇和智慧平定了戰亂,奉詔平息了閩粵之域長達800年之久的社會動亂,使該地區第一次迎來了世泰民康的開漳盛世,使漳州百姓安居樂業。公元686年,平叛後的陳元光經朝廷批准建立了漳州郡,他逝世後被尊為“開漳聖王”。此次戰爭以後,包括陳姓在內的100多個姓氏成為各個姓氏的開閩始祖,繁衍生息。在以後的數百年內,他的後裔逐漸在福建形成了一個陳氏望族。
  改革開放以來,閩台同胞、海外僑胞以及國內外知名人士紛紛到固始尋根問祖、旅游觀光、探親度假。固始與漳州多次派團互訪,並互相結為友好縣市。1995年3月8日,固始、雲霄兩縣“陳元光與漳州歷史研討會”同時成立。
  近年來,播遷世界各地的固始後裔紛紛組織龐大的宗親代表團到固始尋根考察、宗親互敘,親如一家。臺灣的許多姓氏都曾到固始尋根問祖、觀光旅游,併進行投資和文化交流活動。僅2004年,固始就接待了來自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地的潘氏、何氏、黃氏等10多個宗親尋根團。他們是臺灣廣大同胞和祖籍在固始的華人、華僑認同根在大陸、永遠與大陸親如一家的象徵性標誌。
  根親文化促發展
  2014年9月15日,一批來自江蘇的客人來到固始縣郭陸灘鎮青峰村施氏先祖陵園。他們是江蘇常州武進區施琅研究會會長施建華一行。當日,10多人在先祖陵園焚香祭拜,追頌先祖功德,表達敬仰之情。
  “這樣的場景在固始幾乎月月都會見到。”固始縣根親文化研究會會長陳學文說。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他就一直積極研究根親文化,他早已記不清這是第多少次接待類似的根親考察團了。
  迄今為止,固始已經成功舉辦了六屆“唐人故里·閩台祖地”中原(固始)根親文化節,創造了“一縣辦國事”的奇跡,極大地叫響了“唐人故里·閩台祖地”品牌,提升了固始在海內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使越來越多的台港澳同胞和海外僑胞認同自己的祖根地在河南。“光州固始”根親文化節在國內外引起了強烈反響。
  固始的自然山水秀美迷人,兼具北國之雄,南國之秀。在過去,很多人對固始的旅游業評價是“固始人是守著金山討飯吃,守著金礦啃窩頭”。如今,每年的根親文化節,帶動了固始的旅游發展。近年來,固始縣因地制宜,依托根親文化打造旅游名縣,同時也帶動了固始的紅色旅游,每年吸引海內外游客近70萬人次。
  固始縣根親文化研究會工作人員謝建中告訴記者,大家之所以願意在固始投資,正是因為先祖懷著敬意對祖根地的深情與嚮往。近年來,眾多南遷先民的後裔紛紛組團到固始尋根問祖,先後有閩、粵、台、港、澳等15個省區和東南亞及歐美等地50多個姓氏宗親,回到這裡緬懷先賢、投資興業。據瞭解,5年來,通過根親文化這一載體,固始縣共簽約項目89個,合同資金近141.6億元。根親文化逐漸成為固始縣域經濟發展的中流砥柱。
  “我們就是要讓根親文化這把‘金鑰匙’固始的大門打得更開,不僅使天下的固始後人回家,同時也促使更多的人瞭解固始、認知固始,參與固始的發展。”固始縣委書記曲尚英這樣告訴記者。
  固始的根親文化,凝聚了眾多世界華人的愛國熱情、助推了招商引資、活躍了民間文化、加強了區域合作、增進了友情親情。可以說,根親作為文化產業已經彰顯了其獨特的魅力,為固始拓寬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原標題:根親是一枚金鑰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q86vqskc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